关键词
位置
作者
跋中兴间气集(二) 南宋 · 陆游
高适字仲武,此集所谓高仲武,乃别一人名仲武,非适也。
议论凡鄙,与近世《宋百家诗》中小序可相甲乙。
唐人深于诗者多,而此等议论乃传至今,事固有幸不幸也。
然所载多佳句,亦不可以所托非其人而废之。
跋齐驱集(1184年5月5日) 南宋 · 陆游
此集刻版于宣和三年。
方是时,党禁犹未解,文士盖仅有见者,故本多误。
然好事者冒法刻之,亦奇矣。
淳熙甲辰重午日,陆务观书。
跋柳柳州集(1185年5月17日) 南宋 · 陆游
此一卷集外文,其中多后人妄取他人之文冒柳州之名者,聊且裒类于此。
子京。
右,三十一字,宋景文公手书,藏其从孙晸家。
然所谓集外文者,今往往分入卷中矣。
淳熙乙巳五月十七日,务观校毕。
跋说苑(1185年10月6日) 南宋 · 陆游
李德刍云:馆中《说苑》二十卷,而阙《反质》一卷。
曾巩乃分《修文》为上下,以足二十卷。
后高丽进一卷,遂足。
淳熙乙巳十月六日,务观书。
跋章氏辨诬录(1186年10月15日) 南宋 · 陆游
徽宗皇帝盛德大度,自秦汉以来,人主莫能及者,尤在友爱蔡、王,宽贷章惇。
而史臣不能发明,可为太息。
淳熙丙午十月望,陆某谨题。
跋钓台江公奏议(1186年11月16日) 南宋 · 陆游
某乾道庚寅夏,得此书于临安。
后十有七年,蒙恩守桐庐,访其家,复得三表及赠告墓志,因并刻之,以致平生尊仰之意。
淳熙十三年十一月十有六日,笠泽陆某书。
先太傅遗像(1187年1月14日) 南宋 · 陆游
先太傅皇祐中,以吏部郎中直昭文馆,自会稽移守新定,期年,请老,得分司西京以归。
迨今百四十年,而某自奉祠玉局,起为是邦,实继遗躅。
于是知建德县事苏君林以父老之请,筑祠宇于兜率佛寺。
淳熙十四年春正月丙辰,备车旗仪物,大合乐,奉遗像于祠,且以公自赞道帽羽服像,刻之坚珉,慰邦人无穷之思,朝隐子,盖公自号云。
元孙朝请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陆某谨书。
跋高康王墓志(1187年2月3日) 南宋 · 陆游
王岐公文章闳丽,有西汉风,而宋常山公书法森严,实传钟张古学。
方裕陵致孝宝慈,极天下养,故并命两公彰显高氏先王功烈,以诏万世,可以为宠光矣。
中更乱离,而墨本宝藏如新,殆有神物护持云。
淳熙十四年二月三日,笠泽陆某谨识。
跋半山集(1188年3月3日) 南宋 · 陆游
右,《半山集》二卷,皆荆公晚归金陵后所作诗也。
丹阳陈辅之尝编纂刻本于金陵学舍,今亡矣。
淳熙戊申上巳日,笠泽陆某书。
跋李深之论事集(1188年4月19日) 南宋 · 陆游
唐丞相司空李公深之《论事集》,有两本:其一本七卷,无序;
其一本一卷,史官蒋偕作序。
然以序考之,则偕所序盖七卷者也。
淳熙戊申四月十九日,笠泽陆某识。
跋李庄简公家书(1188年5月24日) 南宋 · 陆游
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,某年二十矣。
时时来访先君,剧谈终日,每言秦氏,必曰咸阳,愤切慨慷,形于色辞。
一日平旦来,共饭,谓先君曰:「闻赵相过岭,悲忧出涕。
仆不然,谪命下,青鞋布袜行矣,岂能作儿女态耶」!
方言此时,目如炬,声如钟,其英伟刚毅之气,使人兴起。
后四十年,偶读公家书,虽徙海表,气不少衰。
丁宁训戒之语,皆足垂范百世,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。
淳熙戊申二月己未,笠泽陆某题。
跋之罘先生稿(1188年8月) 南宋 · 陆游
肩吾,文忠公四世孙,博学,工文章,与予盖莫逆也。
晚来行在,诸公贵人颇知之,欲引置要津,有毁之者。
肩吾既不偶,乃调桂阳令去。
客姑苏,未系舟,暴疾,一夕死。
哀哉!
嘉父,犍为人,肩吾没后数年,始以进士起家。
淳熙戊申秋社日,放翁书。
跋吴梦予诗编(1188年11月26日) 南宋 · 陆游
山泽之气为云,降而为雨,勾者伸,秀者实,此云之见于用者也。
子尝见旱岁之云乎,嵯峨突兀,起为奇峰,足以悦人之目,而不见于用,此云之不幸也。
君子之学,盖将尧舜其君民。
若乃放逐憔悴,娱悲舒忧,为风为骚,亦文之不幸也。
吾友吴梦予,橐其歌诗数百篇于天下名卿贤大夫之主斯文盟者,翕然叹誉之。
末以示余,余愀然曰:「子之文,其工可悲,其不幸可吊,年益老,身益穷,后世将曰是穷人之工于歌诗者。
计吾吴君之情,亦岂乐受此名哉」?
余请广其志曰: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,丈夫盖棺事始定。
君子之学,尧舜其君民,余之所望于朋友也。
娱悲舒忧,为风为骚而已,岂余之所望于朋友哉!
淳熙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,甫里陆某书。
跋松陵集(1189年4月26日) 南宋 · 陆游
淳熙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日,车驾幸景灵宫。
予以礼部郎兼膳部检察,赐公卿食,讫事作假。
会陵阳韩籍寄此集来,云东都旧本也。
欣然读之,时寓砖街巷街南小宅之南楼。
山阴陆某务观手识。
此集,蔡景繁旧物,复尝归韩子苍。
子苍之孙籍以遗予,盖百年前本也。
景繁元丰中尝为开封推官,此所题开封南司者是也。
景繁二子,居厚、居易。
此题居厚者,其长也。
景繁,临川人,而韩子苍居临川,故得此书。
务观手记。
跋王仲言乞米诗(1189年4月27日) 南宋 · 陆游
仲言贷米,本自欲就鲁肃辈人,而艮斋又戒以勿取陶胡奴米。
仲言治己可谓严,而艮斋告之亦可谓忠矣。
数年来,仲言以贫甚,客长安中。
豪子资给殊厚,今春,忽舍去,主人叩首乞少留,不可。
岂独能践初言,亦不负艮斋期待矣。
淳熙己酉四月二十七日,陆某务观书。
跋金奁集(1189年7月) 南宋 · 陆游
飞卿《南乡子》八阕,语意工妙,殆可追配刘梦得《竹枝》,信一时杰作也。
淳熙己酉立秋,观于国史院直庐。
是日风雨,桐叶满庭。
放翁书。
跋韩非子(1189年10月9日) 南宋 · 陆游
右,《韩非子》一卷,绍兴丁卯,先君年六十时,传吴棫才老本。
后四十有二年,淳熙己酉,某重装而藏之,时年六十有五。
十月九日,史院东阁手识。
跋却扫编(1189年11月14日) 南宋 · 陆游
此书之作,敦立犹少年,故大抵无绍兴以后事。
淳熙己酉十一月十四日,书于仪曹直庐。
跋彩选(1190年1月15日) 南宋 · 陆游
绍兴甲戌七月三日,子宅过此,彩选毕景。
丙子二月五日,同季思访务观云门山草堂,复为此戏。
子宅记。
绍兴十九年正月十有七日,友人王仲言父自京江来,以是书为赠。
酴醾庵记。
官制,左右丞不为平章事,自侍郎拜者,皆躐迁尚书。
此书盖失之。
子宅、季思下世,忽已数年。
予今年六十有七,览此太息。
然予方从事金丹。
丹成,长生不死直馀事耳。
后五百年,过云门草堂故址,思昔作彩戏,岂非梦耶?
绍熙元年上元日,放翁书,去子宅题字时三十年矣。
跋陕西印章(一)(1190年8月16日) 南宋 · 陆游
绍熙庚戌正月十九日,夜阅故书,得此。
追思在山南时,已二十年。
同幕惟周元吉、阎才元、章德茂、张季长及余五人,尚无恙尔。
拊卷累欷。
放翁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