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陕西印章(二) 南宋 · 陆游
又十有五年,当嘉泰之四年,岁在甲子,因暴书再观。则元吉、才元、德茂又皆物故数年矣。季长在蜀,累岁不得书,存亡有不可知者。而予年已八十,感叹不能已。八月十六日,务观书。
跋诗稿 南宋 · 陆游
此予丙戌以前诗二十之一也。及在严州再编,又去十之九。然此残稿,终亦惜之,乃以付子聿。绍熙改元立夏日书。
跋秘阁续帖张长史率意帖 南宋 · 陆游
此一帖在故签书枢密王伦家。伦出使时,得之故都,予少日尝见之。绍熙改元五月甲子,甫里陆某识,时年六十有六,距初见时四十有五年矣。
跋王深甫先生书简 南宋 · 陆游
深甫先生以治平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卒,而此卷末答其弟容季书,是年六月一日,相距无两月矣。悲夫!绍熙元年六月望,陆某书。
此书,朝夕观之,使人若居严师畏友之间,不敢萌一毫不善意。
跋郭德谊墓志铭(一) 南宋 · 陆游
仲晦先生识郭公墓,或恨其太简。然吾夫子铭季札曰:「呜呼!有吴延陵季子之墓」。才十字耳,至今传以为宝。彼卖菜求益之论,可付一叹。绍熙二年正月二十三日,陆某谨书。
跋郭德谊墓志铭(二) 南宋 · 陆游
颜鲁公《麻姑坛记》、东坡先生《经藏记》,皆有大字小字两本,盖用羊叔子岘山故事。千载之后,陵谷变迁,尚冀其一存尔。德谊之名,固自不朽,然吾元晦为斯人计亦至矣。岂希吕兄弟孝爱笃至,有以发之耶?绍熙二年正月壬申,笠泽陆某识。
跋郭德谊书 南宋 · 陆游
予童子时,尝避兵东阳山中,距今六十年。予长德谊三岁,计其年可以相从而不及也。观此遗墨,为之太息。绍熙二年正月二十三日,笠泽老渔陆某谨书。
跋后山居士长短句 南宋 · 陆游
唐末,诗益卑,而乐府词高古工妙,庶几汉魏。陈无己诗妙天下,以其馀作辞,宜其工矣。顾乃不然,殆未易晓也。绍熙二年正月二十四日雪中试朱元亨笔,因书。
跋苏氏易传 南宋 · 陆游
此本,先君宣和中入蜀时所得也。方禁苏氏学,故谓之毗陵先生云。绍熙辛亥七月二十日,陆某识。
跋资暇集 南宋 · 陆游
吾家旧有此本,先左丞所藏,书字简朴,疑其来久矣。首曰「陇西李匡文济翁编」,「匡」字犹成文也。久已沦坠。忽尤延之寄刻本来,为之怆然。绍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,陆某识。
跋法帖(一) 南宋 · 陆游
此本尝见之,清劲可爱,及移之石,乃尔失真,拙工误人如此。乾符元年十一月乃改元,此云三月,何耶?蔡君谟用蜡字颖字俱非是,又何耶?绍熙三载正月二十二日,三山下沤亭书。
跋法帖(二) 南宋 · 陆游
鲁公书殊不类。纸乃烟熏,「周副」之语尤俚俗。罗绍威用「罗氏世宝」印,犯唐讳,益可疑。跋语诗句亦鄙甚也。君谟岂至是哉!惟钱希白字奇古可喜,然非题颜帖,乃剪它轴附卷后耳。
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 南宋 · 陆游
某恭闻太宗皇帝,天纵圣学,跨轶百王,万几之馀,尤留神翰墨。文昭武穆,世受笔法,有若岐简献王得稿书之妙。盖其为学,上稽三代两汉,以象其高古,下专以晋右将军王羲之为法,以极其变化。所藏鲁公作文王尊彝,伯禽祀文王之器,绍圣间诏取藏秘阁,《宣和博古图》亦列于他周器上。又政和中,关中发地得竹简,皆东汉讨羌书檄,字作章草,好事者争取,而王独多获之。则王之穷深造微,岂寒寠书生所及哉!至《兰亭修禊序》、《乐毅论》,又王所爱玩,天下名本。王之于书,名尊一代,固无足异。今周器汉札,虽不可复见,而《修禊序》、《乐毅论》,如鲁灵光岿然独存,意有神物护持,非适然也。王遗墨藏家庙者,今虽仅存,某尝获观,皆奇丽超绝,动心骇目。往时,米芾于书少许可,独推王以为能学古人。语在芾所著书画史。王之孙不流,以从官长东诸侯,惧书家不能尽见是奇迹,乃诹良工,并刻乐石,置会稽郡斋,而属某书其后。惟王历事累朝,典司宗盟,嘉言善行,不可胜载,文章尤长于诗,有唐人馀风,此特论其书而已。绍熙四年正月辛卯,中奉大夫、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、山阴县开国男、食邑三百户陆某谨书。
跋蔡肩吾所作蘧府君墓志铭 南宋 · 陆游
蔡迨肩吾,与予同官犍为郡,文辞字画皆过人。自蜀入吴,持予书见友人许昌韩无咎。无咎时为吏部侍郎,荐之甚力。且有除命矣,蜀士有排之者,肩吾遂从铨部得桂阳令,行至吴门,暴死舟中。每念之,未尝不流涕也。不识肩吾者,读此文,亦足知其不凡矣。蘧昌老字真叟,亦佳士,盖与肩吾为方外友云。绍熙癸丑立夏日,笠泽陆务观书。
跋原隶 南宋 · 陆游
故吏部郎宇文卷臣所著。卷臣为郎数月,坐口语,亟去。晚守临邛、广汉,有能名,然亦以谤绌,遂卒于家,可哀也。绍熙癸丑四月二十一日,老学庵书。
跋京本家语 南宋 · 陆游
本朝藏书之家,独称李邯郸公、宋常山公,所蓄皆不减三万卷。而宋书校雠尤为精详,不幸两遭回禄之祸,而方策扫地矣。李氏书,属靖康之变,金人犯阙,散亡皆尽。收书之富,独称江浙。继而胡骑南骛,州县悉遭焚劫,异时藏书之家,百不存一。纵有在者,又皆零落不全。予旧收此书,得自京师,中遭兵火之馀,一日于故箧中偶寻得之,而虫龁鼠伤,殆无全幅。缀缉累日,仅能成帙。乃命工裁去四周所损者,别以纸装背之,遂成全书。呜呼!予老懒目昏,虽不复读,然嗜书之心,固未衰也。后世子孙知此书得存之如此,则其馀诸书幸而存者,为予宝惜之。绍兴戊午十月七日,双清堂书。
后五十有七年,复脱坏不可挟。子聿亟装缉之,持以相示。方先少保书此时,某年十四,今七十矣,不觉老泪之濡睫也。绍熙甲寅闰月四日,第三男中大夫某谨识。
跋李徂徕集 南宋 · 陆游
中野去鲁归周三诗,可以追媲退之《琴操》,而世不甚传。使予得见李公,当百拜师之,不特愿为执鞭而已。绍熙甲寅六月二日书。
跋刘文老使君义居遗戒 南宋 · 陆游
祥符中,天子封禅,讲坠典,以文太平,诏求孝义之门。于是天下以名闻者数十家,远不过十世,独吾乡裘承询,自齐梁以来,十九世如一日,郡国莫先焉。吾亡友刘文老殁,当上一子世其禄,而长子复辞,以予其季,盖文老所未尝命者。于未尝命者如此,况其所命者乎?将见世世守遗训不坠,十九世岂足道哉!绍熙甲寅中秋日,陆某识。
跋无逸讲义 南宋 · 陆游
按实录,元祐五年二月壬寅,迩英阁讲毕《无逸》篇,诏详录所讲以进,今后具讲义,次日别进。壬寅,是月七日也。与此卷首所云面奏乞候讲毕录进,乃不同,恐当以此为正。绍熙五年八月十日,陆某谨识。
跋东坡帖 南宋 · 陆游
此碑,盖所谓横石小字者耶?顷又尝见竖石本,字亦不绝大,数简行笔,尤奇妙可贵。与《成都西楼》十卷中所书郭熙山水诗,颇相甲乙也。绍熙甲寅十月二十三日,务观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