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
位置
作者
跋东坡书髓(1203年9月3日) 南宋 · 陆游
成都西楼下石刻东坡法帖十卷,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,号《东坡书髓》。
三十年间,未尝释手
去岁在都下,脱败甚,乃再装缉之。
嘉泰三年岁在癸亥九月三日,务观老学庵北窗手记。
跋范元卿舍人书陈公实长短句后(1203年10月29日) 南宋 · 陆游
绍兴庚申、辛酉间,予年十六七,与公实游。
时予从兄伯山、仲高、叶晦叔、范元卿皆同场屋,六人者盖莫逆也。
公实谓予小陆兄。
后六十馀年,五人皆已隔存殁,予年七十九,而公实郎君𡨢字伯广者出此轴,恍然如与公实、元卿联杖屦、均茵凭也。
为之太息弥日,因识其末。
虽然,使死而有知,吾六人者安知不复相从如绍兴间乎?
会当相与挈手一笑,尚何叹?
嘉泰癸亥十月二十九日,笠泽钓叟陆某书。
跋谢师厚书(1203年12月) 南宋 · 陆游
谢师厚早岁与欧阳兖公、王荆公、梅直讲、江记注诸人游,名甚盛,晚更蹭蹬。
居穰下二十馀年,学愈进,文章愈成,独后诸公死。
子愔、悰,甥黄鲁直,皆知名天下。
然年运而往,士大夫鲜能知师厚者。
今观吾友傅汉孺所藏其上世墓刻,实师厚遗文。
至《送行》诗,杂之宛陵诗中,殆不可辨,字则宋宣献父子之流亚也。
为之太息。
嘉泰癸亥立春后四日,笠泽陆某书,时年七十九。
跋云丘诗集后(1204年2月) 南宋 · 陆游
宋兴,诗僧不愧唐人,然皆因诸巨公以名天下。
林和靖之于天台长吉,宋文安之于凌云惟则,欧阳文忠公之于孤山惠勤,石曼卿之于东都秘演,苏翰林之于西湖道潜,徐师川之于庐山祖可,盖不可殚纪。
潜、可得名最重,然世亦以苏、徐两公许之太过为病,馀则徒得所附托,故闻后世,非能岿然自传也。
予观云丘诗,平淡闲暇,盖庶几可以自传者。
政使不遇吕居仁、苏养直、朱希真、王性之、范至能、亦决不泯没,况如予者,乌足为斯人重哉?
其徒觉净以遗稿来,求题其后,十款吾门不厌,故为之书。
嘉泰四年二月乙巳,笠泽陆某书。
跋吕舍人九经堂诗(1204年6月) 南宋 · 陆游
前辈以文章名世者,名愈高,则求者愈众,故其间亦有徇人情而作者。
有识之士,多以为恨。
如吕公《九经堂诗》,盖自少时与昭德尊老诸公,师友渊源,讲习渐渍所得,又为其子孙而发,故雄笔大论如此。
呜呼,凛乎其可敬畏也哉!
嘉泰四年六月庚子,陆某书。
跋韩忠献帖(1204年6月) 南宋 · 陆游
方曩霄犯边时,忠献王首当禦戎重任,功冠诸公。
后入辅帷幄,陈谟画策,驾驭人材,镇服虏情,自曾集贤以降,皆协赞而已。
观此帖,可概见也。
嘉泰四祀六月辛丑,故史官山阴陆某谨识。
跋高大卿家书(1204年6月) 南宋 · 陆游
子长大卿娶予表从母之女,故自少时相从。
后又同入征西大幕,情分至厚。
读此数书,如见其长身苍髯,意象轩举也。
嘉泰甲子岁夏六月壬寅,放翁陆某书。
跋诸晁书帖(1204年6月16日) 南宋 · 陆游
某之外大母清丰君,实巨茨先生女兄,而墓刻则景迂先生所作。
故某每见昭德及东眷中表,每感怆也。
况今行年八十,饰巾待尽,伏读此卷,其情可知。
嘉泰甲子六月既望,山阴陆某谨识。
跋南城吴氏社仓书楼诗文后(1204年6月) 南宋 · 陆游
南城吴君子直兄弟作社仓,略仿古者敛散之法。
筑书楼,用为子孙讲习之地。
设意深远,流俗殊未易测也。
或者乃谓吴氏捐赀以为社仓,凶岁免民于死徙,其有德于人甚大,后世当有兴者。
子孙不学,则不足以承之,此其筑书楼之意。
使吴氏之意信出此,乃市道也。
市道不可以交乡党自好之士,其可以与天交乎?
吴君之意盖曰:「吾为是举,非一世也。
吾兄弟他日,要当付之后人。
人不可知,吝则啬出,贪则渔利,怠荒则废事,虽面命之,或不听,于遗言何有?
惟学则免是三者之患,而社仓虽百世可也。
此吾兄弟之本指。
若夫富贵贫贱,我且不能自知,乃为后人谋,而责报于荒忽不可致诘之地,亦愚矣」。
吴君遣书行千馀里,示予以社仓本末,因及诸公书楼纪述。
矛慨然叹以为知吴君兄弟心者,莫予若也,故书之。
嘉泰四年六月某日,山阴陆某书。
跋六一居士集古录跋尾(1204年6月22日) 南宋 · 陆游
始予得此本,刻画精致,如见真笔。
会有使入蜀,以寄张季长。
及再得之,才相距数年,讹阙已多,知古人欲传远者,必托之金石,有以也夫!
嘉泰甲子六月二十二日,笠泽陆某谨识。
跋林和靖诗集(1204年6月24日) 南宋 · 陆游
和靖人物文章;
初不赖东坡公以为重,况黄、秦哉!
若李端叔者,尤不足录。
读竟,使人浩叹,书之,所以慰和靖于泉下也。
嘉泰甲子六月二十四日,放翁识。
跋米元晖书先左丞海岱楼诗(1204年8月) 南宋 · 陆游
右,米侍郎元晖书先大父《题海岱楼》诗一首。
《春秋公羊传》曰:「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,天子秩而祭之。
触石而出,肤寸而合,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,惟泰山尔」。
故大父云:「起为霖雨从肤寸」。
盖言遍雨天下之泽,自肤寸而始也。
米所书,误以「从」为「成」,遂失本意,可为太息。
嘉泰四年秋八月壬寅,山阴陆某书于三山老学庵。
跋苏丞相手泽(1204年8月) 南宋 · 陆游
某之先大父左丞,平生所尊事愿学者,惟丞相魏公。
每为门生言国朝辅相,德量岿然,莫如魏公与王文贞公旦,所谓筑太平之基,寿宗社之脉,养天下之气者。
他相虽贤,莫敢望。
观此奏稿,可概见也。
嘉泰四年秋八月丙辰,山阴陆某谨识。
跋韩干马(1204年10月21日) 南宋 · 陆游
大驾南幸,将八十年,秦兵洮马,不复可见,志士所共叹也。
观此画,使人作关辅河渭之梦,殆欲霣涕矣。
嘉泰甲子十月二十一日,山阴陆某书。
跋义松(1204年11月) 南宋 · 陆游
黄子迈之为莲城,以最闻。
予以相距远,不能知其详。
然草木无知,造物无心,太平无象,其所感犹如此,则是邑之民,其有以不友不敬至庭造狱者乎?
予将求诸邑人而纪之,未暇也。
嘉泰甲子岁十一月甲子,山阴陆某书。
跋林和靖帖(1204年12月) 南宋 · 陆游
祥符、天禧间,士之风节文学名天下者,陕郊魏仲先、钱塘林君复二人,又皆工于诗。
方是时,天子修封禅,告太平,有二人在,天下麟凤芝草不足言矣。
君复书法又自高胜绝人,予每见之,方病,不药而愈,方饥,不食而饱。
忽得观上竺广慧法师所藏二帖,不觉起敬立。
法师能捐一石,刻之山中,使吾辈皆得墨本,以刮目散怀,亦一奇事也。
嘉泰甲子岁十二月丁卯,山阴陆某务观书。
跋东坡集(1204年12月14日) 南宋 · 陆游
此本藏之三十年矣,嘉泰甲子岁十二月,遗烬几焚之,予缉成编,比旧本差狭小,乃可爱,遂目之曰焦尾本云。
十四日,山阴陆某书。
跋陶靖节文集(1205年1月4日) 南宋 · 陆游
张演季长学士自遂宁寄此集来,道中失调护,前后皆有坏处,遂去之,而存其偶全者。
末有年谱辨正,别缉为编云。
开禧元年正月四日,务观书。
跋三近斋馀录(1205年1月) 南宋 · 陆游
右,外兄元城王正夫所作。
正夫名从,元丰中书舍人震字子发之子,仕至上饶守云。
开禧改元正月庚申,务观识。
跋望江曲君集(1205年2月27日) 南宋 · 陆游
徐常侍鼎臣送望江张明府诗云:「无使千年后,空传曲令名」。
则曲令之名,在唐著矣。
开禧改元岁乙丑二月二十七日,山阴陆务观书,时年八十有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