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
位置
作者
跋南华真经(1207年2月4日) 南宋 · 陆游
《南华真经》并音二册,签题皆友人莆阳方伯谟书。
伯谟下世已二年矣,哀哉!
开禧丁卯二月四日,老学庵识。
跋与周监丞书(1207年3月1日) 南宋 · 陆游
某顷得监丞公书,作报如此。
后二十馀年,公家持以来,属以题数字于后,乃为记岁月。
公诸子多贤,不幸有早世者,今惟主簿君以力学承其绪。
他日仕途有崭然头角者,必吾主簿君。
恨耄期已迫,不及见之耳。
开禧三年三月丙子,渭南伯陆某书于山阴泽中老学庵。
再跋皇甫先生文集后(1207年4月21日) 南宋 · 陆游
司空表圣论诗有曰:「愚尝览韩吏部诗,其驱驾气势,掀雷决电,撑抉于天地之垠,物状其变,不得鼓舞而徇其呼吸也。
其次,皇甫祠部文集外所作,亦为遒逸,非无意于深密,盖或未遑尔」。
据此,则持正自有诗集孤行,故文集中无诗,非不作也。
正如张文昌集无一篇文,李习之集无一篇诗,皆是诗文各为集耳。
表圣直以持正诗配退之,可谓知之。
然犹云未遑深密,非笃论也。
予读之,盖累叹云。
开禧丁卯四月二十一日,某再书。
跋汉文帝后元年三月诏(1200年5月17日) 南宋 · 陆游
汉文此诏,与《诗》之《七月》、《书》之《无逸》何异?
吾以此知文景太平之有自也。
虽然,岂独为天下哉,十室之邑,十金之产,倘能思是言,其有至于丧败者乎?
庚申五月十七日,陆某书。
跋张魏公与刘察院帖 南宋 · 陆游
与人同功,人用而己舍,君子不敢言劳;
与人同罪,人免而己穷,君子不敢逃责。
非能异夫人也,理固如是也。
不然,则无耻已。
使御史公无恙,得予此说,其将以为能知言乎?
跋世父大夫诗稿 南宋 · 陆游
世父大夫公自幼得末疾,以左手作字,性喜钞书,尝钞王岐公《华阳集》百卷,笔笔无倦意。
岂特其书可贵重哉,亦可见其为人矣。
跋鲁直书大戴践阼篇(1207年5月16日) 南宋 · 陆游
上古之文,幸不泯者,率非后世所可及,不必坏鲁壁发汲冢而得之,乃可信也。
丹书之辞如此,武王之铭如此,虽微《大戴礼》载之,可置疑哉?
某乡先生傅公子骏为学者言:《洪范》自「无偏无党」至「归其有极」三十二字,皆古所传为人君之常训,箕子申以告武王。
吴棫才老著《尚书裨传》,以为得此说于虞仲琳少崔,少崔学于傅公。
此三十二字,与丹书三十九字,一传于箕子,一传于师尚父,武王敬受力行之,卜世卜年之永,有所自矣。
开禧三年五月辛卯,故史官陆某识于黄太史所书《践阼篇》后,以遗庐陵彭君孝求。
跋司马端衡画传灯图(1207年10月5日) 南宋 · 陆游
司马六十五丈,抱负才气,绝人远甚。
方少壮时,以党家不获施用于时,欲有以寓其胸中浩浩者,遂放意于画,落笔高妙,有顾、陆遗风。
某尝以通家之旧,亲闻其论画,衮衮终日,如孙吴谈兵、临济赵州说禅,何其妙也。
每恨是时不能记录一二,以遗后之好事者。
今获观《传灯图》,恍如接言论风指,时稽首太息,不能自已。
开禧丁卯岁十月丁未,山阴陆某谨题。
跋吕伯共书后(1207年12月4日) 南宋 · 陆游
绍兴中,某从曾文清公游。
公方馆甥吕治先,日相与讲学。
治先有子未成童,卓然颖异,盖吾伯共也。
后数年,伯共有盛名,从之学者以百数,不幸中道奄忽。
而予几九十尚未死,揽其遗墨,大抵忠信笃敬之言也,为之涕下。
开禧丁卯岁十二月乙巳,山阴陆某书。
跋张敬夫书后(1207年12月4日) 南宋 · 陆游
隆兴甲申,某佐郡京口,张忠献公以右丞相督军过焉。
先君会稽公尝识忠献于掾南郑时,事载《高皇帝实录》,以故某辱忠献顾遇甚厚。
是时敬父从行,而陈应求参赞军事,冯圜仲、查元章馆于予廨中,盖无日不相从。
迨今读敬父遗墨,追记在京口相与论议时,真隔世事也。
开禧丁卯十二月乙巳,山阴陆某书。
跋刘戒之东归诗(1207年12月24日) 南宋 · 陆游
乾道中,予与戒之同在宣抚使幕中,同舍十四五人。
宣抚使召还,予辈皆散去。
范西叔、宇文叔介最先下世,其馀相继凋落。
至开禧中,独予与张季长犹存。
今春,季长复考终于江原。
予年开九秩,独幸未书鬼录,偶得戒之郎君市徵君所藏送行诗,观之,恍然如隔世事也,为之流涕。
丁卯十二月乙丑,渭南伯陆某书于山阴老学庵。
跋秦淮海书(1208年4月10日) 南宋 · 陆游
黄豫章、秦淮海,皆学颜平原真行。
豫章晚尤自称许,淮海则退避,不肯以书自名,亦各行其志也。
嘉定改元四月己酉,山阴陆某书。
跋柳书苏夫人墓志(1208年4月10日) 南宋 · 陆游
近世注杜诗者数十家,无一字一义可取。
盖欲注杜诗,须去少陵地位不大远,乃可下语。
不然,则勿注可也。
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,揣摩得之,可乎?
书家以钟、王为宗,亦须升钟、王之堂,乃可置论耳。
尔来书法中绝,求柳诚悬辈,尚不可得,书其可遽论哉!
然予为此言,非独触人,亦不善自为地矣。
览者当粲然一笑也。
嘉定元年四月己酉,陆某书。
跋朱希真所书杂钞(1208年4月) 南宋 · 陆游
朱先生与诸贤,当建炎间裔夷南牧、群盗四起时,犹相与讲学如此。
吾辈生平世,安居乡里,乃欲饱而嬉,可乎?
嘉定之元四月乙酉,陆某书于山阴老学庵,时年八十有四。
跋为子遹书诗卷后(1208年5月7日) 南宋 · 陆游
子遹持匹纸求录诗,期年矣,以乃翁衰疾,不忍迫蹙
予更以此念之,为写终此卷。
然此儿近者时时出所作,皆大进,论建安、黄初以来至元和后诗人,皆有本末,历历可听,吾每为汗出,因并记之。
嘉定戊辰岁五月乙巳,放翁书,时年八十有四。
跋吕文靖门铭(1208年5月13日) 南宋 · 陆游
「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,其恕乎」?
此圣门一字铭也。
「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『思无邪」』。
此圣门三字铭也。
其简且尽如此。
学者苟能充之,虽入圣域不难矣。
丞相申国文靖吕公作门铭,自忠孝十有八字,广吾夫子之训,以遗后人。
某得本于公元孙祖平,敢再拜书其后,致愿学之意。
嘉定元年夏五月辛亥,山阴陆某谨识。
跋傅给事竹友诗稿(1208年7月23日) 南宋 · 陆游
王逸少写经换鹅,给事傅公笼鹅换竹,二者皆山阴胜绝事。
然换鹅事,人皆能道之;
换竹事,未甚著,乡人以为恨。
独某曰:是不足怪也。
逸少志在物外,不肯轻为世用,故换鹅事易传。
给事方南渡之初,忠义大节,为一时称首,虽困于谗诬,用之不尽,然至今闻其风者,可立衰懦。
则换竹事,固应不传,盖所见于世者大也。
给事遗文百卷,今藏秘阁,某领策府时见之。
嘉定元年七月庚申,陆某谨识。
跋陈伯予所藏乐毅论(1208年7月22日) 南宋 · 陆游
世传中山古本《兰亭》「之」、「流」、「带」、「右」、「天」五字,有残阙处,于是士大夫所藏《兰亭》悉然。
又谓《乐毅论》古本至一「海」字止,于是凡《乐毅论》亦至「海」字而亡。
其馀妄伪乱真,大抵如此。
今伯予此轴皆佳,后一本尤敷腴可爱,未可以「海」字为定论也。
嘉定戊辰岁七月己未,山阴陆某务观书,时年八十有四。
跋伯予所藏黄州兄帖(1208年7月22日) 南宋 · 陆游
某之从父兄故黄州使君遗墨,伯予书其后,发扬大节至矣。
伏读感涕,不知所云。
先兄讳沇,字子东,仕至朝奉大夫。
嘉定元年七月己未,山阴老民陆某谨书。
跋詹仲信所藏诗稿(1208年6月24日) 南宋 · 陆游
予平生作诗至多,有初自以为可,他日取视,义味殊短,亦有初不满意,熟观乃稍有可喜处,要是去古人远尔。
詹仲信何处得予断稿以见示,为之屡叹,乃题其后归之。
嘉定改元六月壬辰,山阴陆某务观书于三山老学庵,年八十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