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陈伯予所藏兰亭帖 南宋 · 陆游
予监定此本,自是绝佳,然亦不必云唐旧刻也。卷末数跋,皆吾友王君玉所录黄太史鲁直语,窃恐未必然。盖周孔无过,《兰亭》笔法亦无过,学者步亦步,趋亦趋,犹或失之,岂可以轻心慢心观之哉!若以夫子尝自谓有过,孟子云周公之过,遂据以为周孔有过,乃醉梦中语也。嘉定改元十月庚午,陆某书。
跋坡谷帖 南宋 · 陆游
先大父左辖,元祐中自小宗伯自请守颍,逾年,移南阳。而苏公自北扉得颍,与大父为代。此当时往来书也。书三幅:前后二幅,藏叔父房;其一幅,则从伯父彦远得之。亡兄次川又得于伯父,此是也。传授明白,可以不疑,而或者疑其出于摹仿,识真者寡,前辈所叹。嘉定元年十二月乙亥,山阴陆某谨识。
跋山谷书阴真君诗 南宋 · 陆游
此石刻在夔州漕司白云楼下,黄书无出其右者。嘉定己巳四月辛卯,放翁书。
跋吕尚书帖 南宋 · 陆游
右,尚书吕公、给事傅公往来书二卷。《书》曰:「昔先正保衡,作我先王」。《语》曰:「起予者商也」。盖臣当有以作其君,弟子当有以起其师,而况朋友之际乎?二公可谓无负于古道矣。使此书广传,安知百世之下无兴起者。嘉定己巳秋七月辛亥,山阴陆某谨识。
跋傅给事帖 南宋 · 陆游
绍兴初,某甫成童,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,或裂眦嚼齿,或流涕痛哭,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。虽丑裔方张,视之蔑如也。卒能使虏消沮退缩,自遣行人请盟。会秦丞相桧用事,掠以为功,变恢复为和戎,非复诸公初意矣。志士仁人,抱愤入地者,可胜数哉!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,死者可作,吾谁与归。嘉定二年七月癸丑,陆某谨识。
跋熊舍人四六后 南宋 · 陆游
裕陵见伯通外制,手批付中书曰:「熊本文词,朕自知之」。荆公亦曰:「读熊君奏报,如面相语」。
跋临汝志 南宋 · 陆游
欧阳澈字德明,抚州临川人,徙崇仁。金虏犯阙,上书请身使虏庭,驭亲王以归,不报。建炎初,伏阙上书论大臣误国。太学生陈东亦上书,所言略同。遂并诛二人。年三十一。车驾渡江,赠承事郎。绍兴初,赠朝奉郎秘阁修撰,官其三子,赐田十顷。
跋尼光语录 南宋 · 陆游
予登豫章西山,其上盖有光禅师塔焉。及来成都,又得师所说法要,博辩奇伟,雷霆一世,犹有蜀忠文公立朝堂堂,不桡于死生祸福之遗风,信其为范氏女子也。笠泽渔隐陆某。
跋程正伯所藏山谷帖 南宋 · 陆游
此卷不应携在长安逆旅中,亦非贵人席帽金络马传呼入省时所观。程子他日幅巾筇杖,渡青衣江,相羊唤鱼潭、瑞草桥清泉翠樾之间,与山中人共小巢龙鹤菜饭,扫石置风炉,煮蒙顶紫茁,然后出此卷共读,乃称尔。
跋张待制家传 南宋 · 陆游
待制公踬于仕宦,晚途仅得一郎吏,而感激国难,冒兵渡河北行。忠义之气,可沮金石。方其客死灵丘,寓骨云中时,虽夷狄异类,亦为霣涕也。今其家寖微,一孙未去天官侍郎选,公卿大夫乃未有表出之以为忠义劝者,诚某所不识也。
跋柳氏训序 南宋 · 陆游
方玭之为是书也,璨已长矣,诗曰:「诲尔谆谆,听我藐藐」。悲夫!
跋祠部集 南宋 · 陆游
祠部叔祖诗文至多,今皆不传。此小集,得之书肆,盖石氏所藏也。某谨识。
跋消灾颂 南宋 · 陆游
《高道传》言:此颂盖武陵张尊师作。尊师亦号白云子,岂以此故,遂误为子微乎?玉笈斋书。
跋肇论 南宋 · 陆游
《高僧传》:肇公化时,年三十一耳,所著书乃传百世。吾曹老而无闻,可愧也。
先楚公奏检 南宋 · 陆游
旧有海陵时录白元本,巨编大字,有先左丞亲书更定处,今不复存。此本绍兴中先少师命笔史传录者。某识。
跋宗元先生文集 南宋 · 陆游
宗元先生吴贞节,唐史有传,以歌诗名天宝中。此一卷,盖见云章宝室云。放翁书。
跋韩子苍语录 南宋 · 陆游
此故人范季随周士所记也,周士没后数年,得之于其子。然余旧闻周士道韩公语极多,尚恐所记不止于此,当更访之。
跋孟浩然诗集 南宋 · 陆游
此集有示孟郊诗。浩然,开元、天宝间人,无与郊相从之理,岂其人偶与东野同姓名耶?晁伯以谓岳阳楼止有前四句,亦似有理。
续考之:伯以之说盖不然。大抵浩然四十字诗,后四句率觉气索,如《洞庭寄阎九》、《岁暮归南山》之类皆然。杜少陵评浩然诗云「新诗句句尽堪传」,岂当时已有此论,故少陵为掩之耶?
《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》诗,初云「得与故人会」,后云「浮云去吴会」,此亦是吴与会稽也。
跋出疆行程 南宋 · 陆游
此一书,盖陈鲁公出使时官属所记,不知为何人也。文词虽鄙浅,事颇详洽,故录之。
淳熙己酉秋,钱恺之子端忠为金部外郎,予在仪曹,与之同廊,日会食,尝问此书谁所作,端忠云:「刁廱也」。廱字文叔,颇有文,不应鄙浅如此,恐未必然也。放翁书。
跋李卫公集 南宋 · 陆游
韦执谊之为人,《顺宗实录》及《唐书》载之甚详,正人所唾骂也。今观李卫公祭文,称誉之乃如此。卫公之言固过矣,史官所书无乃亦有溢恶者乎?毁誉之可疑如此者多矣,可胜叹哉!执谊作相时,实录言尝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,而史不书,卫公又以为仆射。虽小节,亦聊附见于此。